1. <rt id="bqo5s"><meter id="bqo5s"></meter></rt>

    1. <b id="bqo5s"><form id="bqo5s"><delect id="bqo5s"></delect></form></b><cite id="bqo5s"></cite>

      接過“接力棒”用青春守護“流動中國”

      來源: 中國日報網
      2023-01-18 09:57 
      分享
      分享到
      分享到微信

      光陰流轉,兔年春節進入倒計時,2023年春運也隨之拉開了帷幕,老百姓累積了三年的回家過年、探親訪友等出行需求也逐漸釋放。春運的開始,也是交通運輸部門忙碌的開端,為打造平安、溫馨春運,讓思鄉之情與暖心服務匯于心間,鐵路部門已開展多項舉措,給“流動中國”鋪好回家路。

      翻開歷史的記憶,擁擠的綠皮火車、深夜的候車大廳、沿線的售貨小販仿佛見證了無數春運年代。如今,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、溫馨舒適的乘車環境、越來越多的青春面孔加入“鐵路大軍”,早已讓“年代感”春運成為過往?!?0后”首戰春運、“95后”列車長的春節堅守、“共青團號”上的青春影像……一新時代鐵路青年早已接好鐵路發展的“接力棒”,“青”力而為共同上陣,共護春運路,成為萬里鐵道線上一道獨特而靚麗的“風景線”。

      凝聚青春之力,擔起“鐵路先行,吾輩有責”的使命。春運是屬于中國人獨有的一份溫暖和情懷,在平安春運的“幕后”,也見證了無數人的堅守與付出。春運首日,不少車站都涌現出橙色背心的身影,是一群群鐵路青年志愿者主動投身春運“暖冬行動”中,在進站口為旅客“刷臉”進站提供協助、在電子客票推廣維持秩序中提供服務。動車檢修庫內,接到“穆力同心、共戰春運”的號召,青年突擊隊發揮出青年團員的生力軍作用,全力保障春運期間動車組檢修生產安全有序。據鐵道團委數據顯示,已有超過30萬“95后”青年奮戰在鐵路一線。2023年春運,回歸了久違的“煙火氣”,一幅幅青春“色彩”,更讓“流動中國”生機勃勃,一個個沖鋒在前、真情奉獻的年輕身影,以奮斗拼搏書寫出“大大的擔當”。

      創新促進發展,放眼“星辰大海,逐夢前行”的宏觀。在春運的“戰場”上,青年們各盡所能、各展所長,在搏擊風浪中增長才干,奏響了激昂的青春之歌。歌樂山下,機車轟鳴,中歐班列“青年服務隊”應運而生,讓“流動中國”駛出國門;西南山區,復興號“綠巨人”在新成昆鐵路上飛馳,平均年齡低于33歲的“鐵騎先鋒”復興號車隊司機將列車駛入大涼山;魔都上海,貨運中心“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”忙的不可開交,“95后”的青年女職工用“火眼金睛”保證貨物運輸的需求與安全……中國高鐵,在創新中發展,在發展中前行,離不開老一代鐵路人的堅守奉獻,更離不開新時代鐵路青年的接續奮斗,他們勇力潮頭、載夢而行,用蓬勃朝氣在中國鐵路的建設上燃動青春力量。

      時代在變,青春的真諦也在變,然而有些東西是不變的,是奮斗、是拼搏,更是青春“接力棒”的傳承。在這個別樣的春運,必將會因青年的沖鋒在前、真情奉獻而更加平安溫馨。(高源蘋)

      【責任編輯:蔡東?!?
    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      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
      中文 | English
      购彩中心app